引言
周宁县,位于福建省东北部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其命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理特色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的命名由来,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。
地理环境与命名
周宁县地处闽东北,东临福安、西接政和、北连寿宁、东南部与宁德交界、西南部与屏南隔溪相望。全县东西宽33公里,南北长46公里,土地总面积1046平方公里。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平均海拔800米,县城海拔880多米,居全省之冠,素有“高山明珠”之称。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周宁县的命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。
1. “周墩”的由来
周宁县古称“周墩”,其命名与周墩镇的历史密切相关。周墩镇位于周宁县中部,是周宁县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据史料记载,周墩镇在明朝时期已形成较大的集市,因地处周墩山(今周墩镇附近的一座山)之下而得名。
2. “宁德”的由来
宁德,是周宁县的邻县,也是周宁县命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宁德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曾是闽东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周宁县的命名中融入“宁德”,既体现了周宁县与宁德的历史渊源,也彰显了周宁县在闽东地区的地位。
历史文化与命名
周宁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县之一。其命名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。
1. “七闽地”的传承
周宁县古为七闽地,是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七闽地,是指古代闽族居住的地区,包括今天的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周宁县的命名中融入“七闽地”,体现了周宁县在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。
2. “周宁”的寓意
周宁县的命名“周宁”,取自“周墩”和“宁德”的首字。这样的命名既保留了历史地名,又体现了周宁县与宁德的历史渊源。同时,“周宁”二字寓意着周宁县的安宁、和平,希望周宁县能够成为一个繁荣、和谐、美好的地方。
结语
周宁县的命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理特色,体现了周宁县在闽东地区的重要地位。通过对周宁县命名的探究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周宁县的历史文化,感受周宁县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