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息时代,电信诈骗手段日益翻新,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。为了帮助大家提高防范意识,以下是关于识破电信骗局、守护财产安全的一些建议。
一、了解电信诈骗常见手段
冒充公检法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等执法机关,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,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配合调查。
虚假投资理财诈骗:以高收益、低风险为诱饵,诱导下载虚假投资平台,承诺高额回报。
刷单兼职诈骗:以足不出户、日赚千元为幌子,骗取垫付资金后拉黑。
冒充客服退款诈骗:谎称商品质量问题、快递丢失,诱导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。
AI换脸拟声诈骗:利用AI技术伪造亲友声音、视频,以紧急借钱、住院缴费为由诈骗。
虚假征信修复:声称消除网贷记录。
虚假ETC认证:谎称ETC认证过期,要求缴纳费用。
FaceTime共享屏幕钓鱼:通过FaceTime共享屏幕,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。
境外高薪务工诈骗:以高薪为诱饵,诱导出国务工。
数字人民币诈骗:谎称数字人民币推广活动,要求缴纳费用。
二、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
不轻信:陌生来电、短信、链接一律保持警惕。
不透露: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绝不告诉他人。
不转账:未经核实身份,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。
不点击不明链接:不点击不明链接,不下载不明文件。
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:国家反诈中心APP可提供风险提示、诈骗预警等功能。
开启微信、支付宝转账延迟到账功能: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。
加强个人信息保护:不随意丢弃含个人信息的物品,如快递单、车票等。
提高警惕,谨慎交友:网络交友需谨慎,不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。
保持冷静,理性分析:遇到可疑情况,要保持冷静,理性分析,避免慌乱。
及时报警:发现被骗,第一时间报警,以便警方及时采取措施。
三、紧急应对指南
立即报警:拨打110报警,说明情况。
全面保留证据:将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、通话记录等证据截图保存。
申请紧急止付:通过银行客服申请紧急止付,防止骗子继续转账。
学习反诈知识:关注官方反诈宣传,提高自身防范意识。
加强家庭反诈教育:向家人普及电信诈骗知识,提高全家防范意识。
总之,提高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,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关键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远离电信诈骗,共创美好家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