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,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,每年都会给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影响。为了方便公众和专业人士对台风进行识别和预警,各国通常会为台风命名。本文将揭秘台风命名背后的科学,解释为何选择这些名字。
一、台风命名的起源
台风命名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。当时,台风主要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活动,各国为了方便交流,开始使用各自的语言和习惯来命名台风。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,这种命名方式存在诸多不便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世界气象组织(WMO)于1949年成立了台风委员会,负责制定台风命名规则。1950年,台风委员会首次公布了台风命名表,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使用。
二、台风命名的规则
台风命名遵循以下规则:
命名表轮换:台风命名表每6年更新一次,由台风委员会成员国的气象机构共同制定。命名表中的名字按照字母顺序排列,每个名字由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。
性别区分:命名表中的名字按照性别区分,男女名字各占一半。例如,2018年的命名表中,男性名字有“山竹”、“飞燕”等,女性名字有“玛莉亚”、“苏迪罗”等。
避免重复:如果一个台风造成了严重损失,其名字将被永久移除,并从命名表中删除。例如,2017年的台风“天鸽”造成了严重损失,因此其名字被永久移除。
尊重文化:台风命名尽量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。例如,日本台风命名表中使用了大量日本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名字。
三、为何选择这些名字?
易于记忆:台风命名尽量选择易于记忆的名字,以便公众和专业人士快速识别和传播。
避免歧义:命名尽量避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名字,如与普通词汇相似的名字。
尊重文化:如前所述,命名尽量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。
性别平衡:命名表中男女名字各占一半,以体现性别平等。
四、案例分析
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台风命名案例:
2018年台风“山竹”:山竹是一种热带水果,口感甜美,寓意台风虽然带来破坏,但也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。
2019年台风“利奇马”:利奇马是希腊神话中的风神,寓意台风具有强大的破坏力。
2020年台风“黑格比”:黑格比是澳大利亚原住民传说中的风神,寓意台风具有强烈的破坏力。
五、总结
台风命名背后的科学体现了各国气象机构的共同努力,旨在为公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方便、准确的台风信息。通过了解台风命名的规则和原因,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自然灾害,保护生命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