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,作为一种强烈的自然灾害,每年都会在全球多个地区肆虐,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。为了更好地追踪和预警台风,国际社会对台风进行了命名。本文将揭秘台风命名背后的故事,探讨专家评审如何决定这些自然力量的名字。
台风命名的起源
台风命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。当时,为了方便海上航行和天气预报,各国开始对台风进行命名。最初,各国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传统,给台风起名。然而,由于命名方式不一,导致台风名称混乱,给国际交流带来了不便。
国际台风委员会
为了统一台风命名,国际气象组织成立了国际台风委员会(Typhoon Committee)。该委员会由世界气象组织(WMO)主持,成员包括台风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。我国是委员会的成员之一。
台风命名规则
国际台风委员会制定了统一的台风命名规则,包括命名原则、命名方法、命名表等。
命名原则
- 避免使用不雅、不尊重、不敏感的词汇:台风名称应避免使用侮辱性、歧视性或带有宗教色彩的词汇。
- 易于发音和记忆:台风名称应简洁、易读、易记,便于人们传播和记忆。
- 避免重复:同一台风在不同年份应使用不同的名称。
命名方法
- 轮流命名:国际台风委员会成员轮流提供台风名称,每提供一个名称,该国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不再提供名称。
- 全球共享:台风名称在全球范围内共享,无论台风发生在哪个国家,都使用相同的名称。
命名表
国际台风委员会制定了包含140个名称的台风命名表,每个名称对应一个字母和数字。其中,字母A到W分别代表26个英文字母,数字1到6代表6个年份。命名表每4年更新一次,确保台风名称的循环使用。
专家评审过程
台风命名过程中,专家评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以下是专家评审的主要步骤:
- 收集建议:国际台风委员会成员在台风季节前,向委员会提交台风名称建议。
- 筛选建议:委员会对收到的建议进行筛选,确保名称符合命名规则。
- 投票表决:委员会对筛选后的名称进行投票表决,确定最终命名。
- 公布命名:最终命名的台风将在全球范围内公布。
总结
台风命名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,需要专家评审的共同努力。通过统一的命名规则和全球共享的命名表,台风名称在各国间得到有效传播,为人们更好地防范台风灾害提供了便利。